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

華爾街日報︰為甚麼 Leica 可以在數碼年代活下來?


華爾街日報德國記者兼攝影師 Ellen Emmerentze Jervell說:

1) Andreas Kaufmann 在 2004 年加入,並在 2006 年推出第一部數碼 M 系旁軸機 M8,可用舊 Leica 鏡頭,既進入數碼年代,亦與過去充份連結,繼承了菲林年代的輝煌,包括歷史與光學。

2) 到了 2011 年轉虧為盈,被黑石集團收購 Leica 公司 44% 股份,成為最大股東。

3) 之後銷售提升 35%,到上個財政年度,即 2014 年三月底達到 3.37 億歐元,但沒有披露利潤。

4) 未來 Leica 將會增加更多高端產品,價格達到 USD 16,900 至 25,400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網友補充:
1) Leica 成功包裝了自己的品牌,把過去一些傳奇的名字,包括布列松、Elliott Erwitt、Robert Capa、Robert Frank,甚至英女皇等,還有一些以 Leica 拍攝的經典照片,都與今天的 Leica 連結起來,於是營造出一種「Leica Club」的圈子,讓不少攝影師 / 有錢人都渴望擁有並且加入當中。於是即使是貼牌的 Panasonic 機,因為一顆小紅點,都可以身價暴升 (雖然兩者還是有點分別)。

2) Leica 本身有優秀的光學技術,即使是全片幅鏡頭,能夠以相對輕巧的體積,提供極佳的質素;而 Summilux-C 電影鏡頭,亦已用在奧斯卡最佳電影《Birdman》的拍攝;再加上舊有的 Leica 鏡頭早成傳奇,原有用家不會捨棄,廠商數碼化的潛力,比起 Kodak 或 Polaroid 要好得多。

3) 如果人們認為 Sony 推出全片幅無反相機 A7 是創新,其實 Leica 在 2009 年已推出 M9 (也算是無反,雖然是旁軸的) 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編輯覺得:
1) 在今日消委會推出相機評比中,Leica X (Type113) 與 Leica X-E (Type102) 測試輸給 Canon DC,受到不少批評甚至嘲笑。在崇尚科技進步的年代,Leica所謂的「味道」是否能夠抵抗快速翻倍的「數據」。

2) Leica 的歷史與 Magnum 攝影師的傳奇息息相關。但近年 Magnum Photos 已經不是當年的馬格南。國際比賽如「世界新聞攝影獎」,得獎作品中罕見以徠卡器材拍攝,攝影們都使用更為便利的單反相機。即使有攝影記者私下使用徠卡,那也是在閒暇時擴充自己的品味。

3) Leica的用戶群已經從頂尖攝影師轉移到僅僅對攝影有興趣的富人階級。這些人無法像半個世紀前的紀實攝影師那樣上山下海,在各種惡劣、艱險的環境中留下傳世的影像。

追憶徠卡早期在菲林時代之所以聲名鵲起,與羽球品牌的推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像Yonex這樣的一線品牌,會竭力贊助世界上最好的球員。並期待在球員捧得的一座座獎盃之後,顧客將這些偉大的成就與Yonex質量優異的羽球拍緊密聯繫在一起。而早期,人們確實認為要想獲得優良的影像,非徠卡相機系統不可。家庭影像的紀錄,雖然重要,但無法誕生被世人銘記的瞬間。



Next
This is the most recent post.
Previous
較舊的文章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